編者按:
大家好,我是這篇文章的編輯,在上月空氣治理行業亂,選對治理公司很重要一文中,我們為大家詳細梳理了目前空氣檢測市場的大致情況。但空氣檢測是一項十分嚴謹而且追求科學和準確的工作,單單憑借是否能出具CMA報告作為衡量一家公司是否專業、權威為標準還不夠嚴謹科學的。如果沒有專業的設備,人員不具有足夠的理論背景和從業資質,沒有規范的流程及科學合理的過程控制,想要拿到一份真實可信的報告很難。
那么除了看資質之外,如何才能判斷一個空氣檢測機構是否專業呢?這還要了解一下機構背后的運營管理方式。今天我們以空氣檢測為例,看看"五大模塊,十項標準"定制模式是如何從現場協調、空氣采樣、標本實驗、結果分析、檢測報告等五大模塊,為消費者開展"一戶一方案"的定制化流程。
標準一:分步配液,一步一達標
▲非專業配液:一次配液,沒有計量概念,不關注粉末是否充分溶解。
▲專業配液:按時間按標準計量分步配液!一步一達標,完成配液后,確保粉末完全溶解。
![空氣檢測 空氣檢測](/uploads/2020/06/181115581400.png)
標準二:采樣前二次檢查配液
▲非專業操作:直接按程序取液采樣,如有溶解物結晶析出,采樣空氣不能充分進行化學反應,結果會出現誤差。
▲專業操作:看標準液是否有結晶析出。受溫度及外界條件影響,粉末會有結晶析出的現象,需要檢測人員在采樣前,再次確認吸收液是否符合配液標準。
標準三:檢測現場進行二次確認
1)關閉門窗12小時。2)檢測房間個數及順序,重點監察項目,需特殊關注。
![空氣檢測 空氣檢測](/uploads/2020/06/181117391164.png)
▲非專業操作:不與業主確認門窗關閉時間,由于檢測前交代的項目太多,業主只記得關閉門窗一宿,忘記具體時間,結果密閉空間不足12小時,結果出現誤差。
▲專業操作:進行二次確認,確保關閉門窗的時間12小時,特別是大空間,和室內污染源復雜的空間,空間封閉有相當的時間要求。
家庭空間點位數
![空氣檢測 空氣檢測](/uploads/2020/06/181120071324.png)
商務空間點位數
![空氣檢測 空氣檢測](/uploads/2020/06/181121063025.png)
標準四:采樣儀校準,現場設定要標準
▲非專業操作:使用簡陋設備,且空氣采樣儀不使用三腳架等調高設備,或者使用三腳架但設備對甲醛很密集區域不敏感,不及時校準。
▲專業操作:使用專業的三腳架,校準空氣檢測儀的靈敏度和測量高度,高度范圍0.8-1.5米。
![空氣檢測 空氣檢測](/uploads/2020/06/181122089806.png)
因為甲醛的分子質量比空氣大,所以室內甲醛在距離地面0.8-1.5米的范圍很密集。也是孩子的活動范圍,如果在有甲醛的空間,對于這個身高范圍的孩子來說危害很大。
標準五:對角線原則1米直線距
將三腳架和檢測儀放進房間,三腳架盡可能放房間對角線,檢測儀距離墻角不少于1米。
標準六:甲醛疊加點加分原則
▲非專業操作:所有點位檢測千篇一律,沒有側重點,甲醛疊加點位的測試沒有突破點。
▲專業操作:對于甲醛污染源密集的點位重點關注,污染度加分。再經多次核準,統計室內污染源,如:實木拼接板材,墻紙、窗簾、皮面、軟包、硬包等。
標準七:三多原則:多摸多敲多聞
![空氣檢測 空氣檢測](/uploads/2020/06/181123026046.png)
敲:通過傾聽家具、墻面發聲,辨別材質及污染源類型。摸:通過觸摸基材表面,辨別基材特性,區分污染源。聞:通過嗅覺的敏銳性辨別基材。
![空氣檢測 空氣檢測](/uploads/2020/06/181529215400.png)
標準八:采樣第一時間分析原則
▲非專業采樣分析:采樣標本有當日分析,有隔夜分析,或者數十小時后分析,也有隔多天分析。
▲專業采樣分析:著重強調時間觀念,第一時間采樣空氣標本,第一時間進行試驗分析。
![空氣檢測 空氣檢測](/uploads/2020/06/181114004233.png)
空氣檢測報告結果的誤差是怎么產生的?主要是檢測數據沒有及時分析。就算再先進的設備,采樣數據如果不及時做實驗分析,放置一段時間后就會與采樣之初的真實數據有誤差,這種誤差導致分析結果失真!
標準九:四日出報告逾期賠付
▲非專業檢測公司:一個星期或兩個星期客戶都拿不到報告。而且檢測時間和報告時間的間隔很長。
▲空氣檢測:承諾四個工作日必須出報告,如有逾期,承諾全額賠付。力爭檢測時間與出報告時間間隔短。
目前做室內空氣檢測,很多客戶在做完檢測,一、兩個星期拿不到檢測報告,這種數據失真的機率很大。采樣數據是不是及時拿到實驗室做實驗,并及時分析出結果,對客戶來說也是一個盲區。
標準十:國標GB50325&CMA法定資質